一、电器控制系统与PLC控制系统的区别?
1)从控制方法上看,电器控制系统控制逻辑采用硬件接线,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其连线多且复杂、体积大、功耗大,系统构成后,想再改变或增加功能较为困难。另外,继电器的触点数量有限,所以电器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受到很大限制。而plc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的方式存放在存储器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因而很容易改变或增加系统功能。系统连线少、体积小、功耗小,而且plc所谓“软继电器”实质上是存储器单元的状态,所以“软继电器”的触点数量是无限的,plc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好。
2)从工作方式上看,在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当电源接通时,电路中所有继电器都处于受制约状态,即该吸合的继电器都同时吸合,不该吸合的继电器受某种条件限制而不能吸合,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并行工作方式。而plc的用户程序是按一定顺序循环执行,所以各软继电器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接通中,受同一条件制约的各个继电器的动作次序决定于程序扫描顺序,这种工作方式称为串行工作方式。
3)从控制速度上看,继电器控制系统依靠机械触点的动作以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而plc通过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的,速度快, 程序指令执行时间在微秒级,且不会出现触点抖动问题。
二、plc与继电器之间是怎样控制的?
plc是根据程序去输出的,比如程序设计x1有信号时y1输出。那么用y1去接继电器线圈后形成回来,只要x1有信号继电器就会动作了。其中要懂的是接线,plc输出有晶体管型的,有继电器型的。继电器型的还分弱电输出和220v输出,就得根据类型去接线了。
三、plc克制与继电器控制相比相同之处?
PLC的梯形图与传统的电气原理图非常相似,信号的输入/输出形式及控制功能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控制逻辑——继电器控制逻辑采用硬接线逻辑,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及时间继电器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其接线多而复杂、体积大、功耗大、故障率高,灵活性和扩展性很差。而PLC采用存储器逻辑,其控制逻辑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
(2)工作方式——继电器控制线路中各继电器同时都处于受控状态,属于并行工作方式。而PLC的控制逻辑中,各内部器件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过程中,各种逻辑、数值输出的结果都是按照在程序中的前后顺序计算得出的,所以属于串行工作方式。
(3)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继电器控制逻辑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连线也多,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差。而PLC采用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PLC还配有自检和监督功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好。
(4)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逻辑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且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而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属于无触点控制,速度极快,且不会出现抖动。
四、plc与中间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系统?
这二者共同组成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是这样的:
传感器从现场检测到实际值,通过电缆传输到PLC中,PLC里面有程序,目的就是通过传感器传进入的信号在结合自己里面的程序控制接在PLC后面的中间继电器,继电器的带电与否会使继电器里面的触电关闭或断开,犹如一个开关断开阖上一样,定时器接在继电器后面,犹如闹钟确定在你需要的时间内使继电器带电或停电。触点在连上后面的变频器(电源)、开关、马达(现场设备)。通过前面触点的断开和合并来控制后面马达(设备)的开启和停止。
五、继电器控制和PLC控制的联系?
继电器控制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都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控制方式。实际上,PLC控制就是一种基于继电器控制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控制方式。
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中,信号处理和逻辑运算都是通过机械法接通和断开电路来实现的,这种方式操作繁琐,可靠性低、容易产生噪声等缺点。而PLC控制则基于现代的数字电子技术,用数字信号进行各种逻辑运算,把控制程序存放到控制器中,通过输入/输出模块、计时、计数和运算等功能模块来实现工业控制。
继电器控制和PLC控制之间的联系在于,PLC控制继承了继电器控制的某些基本概念和方法。PLC的控制框图可看作是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子化版本。不过,PLC控制相比传统继电器控制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强的可编程性、更睿智的判断和监控能力,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运输、化工等各个领域。
六、plc怎么控制中间继电器?
用PLC的输出点去驱动继电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触点去驱动电磁阀。
原理是,通过程序设计逻辑控制,当需要外部电磁阀接通时,PLC输出端输出信号去驱动继电器的线圈,继电器的线圈吸合带动触点闭合,从而达到驱动电磁阀的目的!七、plc怎么控制继电器的?
plc是根据程序去输出的,比如程序设计x1有信号时y1输出。那么用y1去接继电器线圈后形成回来,只要x1有信号继电器就会动作了。其中要懂的是接线,plc输出有晶体管型的,有继电器型的。继电器型的还分弱电输出和220v输出,就得根据类型去接线了。
八、PLC如何控制固态继电器?
一般PLC输出有三极管输出,继电器输出,所以请首先确定是什么输出方式。
如果是三级管输出,并且不是集电极开路(OC)的输出方式,理论上是可以直接接固态继电器的,但你可能会有被电击的危险,所以建议加一个中间继电器进行隔离。继电器输出,实际上就是一个开关,它并不输出电压。但各PLC接法各不相同,有的继电器共阳,有的共阴,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共阳的话就好办了,PLC的COM接SSR的控制负,PLC的输出接SSR的控制正。其实,你可以先不接SSR,用万用表打一下输出是否有电压。
九、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与PLC控制的特点与应用是什么?
继电器只能控制简单的开关量的设备,如果一台设备要20个继电器以上,建议就不要用继电器了,用PLC好了,接线简单,稳定可靠接触器是控制大功率设备,如电机、加热管等现在的PLC功能可多了,开关量、温度、模拟量、脉冲输出、高速计数、数据运算等等,基本上现在自动化的设备都是使用PLC了,可以说大部分的自动化设备都可以使用PLC
十、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plc有哪些优点?
继电器控制系统在上世纪50-60年代是主要控制方式,随着PLC的出现,PLC在控制方面的优点逐渐凸显出来,现在以PLC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集成控制系统已经被现代化工厂所采用,它们与触摸屏(HMI)、变频器、伺服电机等都已经作为现代工控技术不可缺少的器件。现在我来谈谈PLC相对于继电器控制系统所表现的优势。
PLC作为工业的控制器件实现了硬件的软件化,若生产线的工艺改变了,不需要改变硬件接线,只需要改变软件指令就可以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可”字上表现的较为突出。我认为PLC相对于继电器控制系统最大的优点是用了简单易学的梯形图语言,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没有“鸿沟”,两者相互一致。
再从PLC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讲,现在各种品牌的PLC都标准化和模块化了,因此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PLC买来之后其接线量相对传统继电器控制要少的多;在维护上来说由于实现了模块化,根据自己的监视转态可以很方便的查处自己的故障,维修时只需更换相应的模块就可以了,很方便的。
在运行的可靠性和施工时间长短方面将,继电器控制系统是与PLC无法相比的,PLC制作时采用了各种抗干扰的措施,它可以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与强电一起工作,工作起来稳定度和可靠度都没得说,一般无故障工作时间都在几万小时以上,并且在工作时不会出现像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触点竞争”情况;由于控制系统接线少,在完成同样的控制功能,PLC比继电器控制花费的时间要少的多,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在集成控制方面,继电器控制系统与PLC控制更是没法比,PLC可以通过各种通信协议(CANopen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等)与变频器(VVVF)、触摸屏(HMI)、伺服系统等进行通讯控制,起集成度非常高。
以上是我对这个题目的看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并关注电子及工控技术,感谢点赞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