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三菱电机 > 伺服电机距离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距离计算公式?

一、伺服电机距离计算公式?

一、脉冲当量,就是伺服电机每输入一个驱动脉冲,转过一个步距,工件平移的距离~

所以脉冲当量可计算如下:

1:减速比=伺服的转数/丝杠的转数;

2:工件平移的距离=螺距×丝杠的转数;

3;工件平移的距离=螺距×伺服的转数/减速比

4:伺服的转数=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5:工件平移的距离/

6:脉冲当量= 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是多少,

1:驱动脉冲数=伺服转数×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

2:电子齿轮比=驱动脉冲数/控制脉冲/;

3:驱动脉冲数=控制脉冲×电子齿轮比;

4:伺服每转一周的驱动脉冲数=伺服每转一周控制脉冲数×电子齿轮比;

,,,,,脉冲当量=工件平移的距离/伺服输入的驱动脉冲

=螺距/(减速比×伺服每转一周控制脉冲数×电子齿轮比)“脉冲当量=螺距/

(传动比 X 编码器解析度 X 电子齿轮比”是错误的:

1:脉冲当量与编码器的解析度无关;

2:脉冲当量只与丝杠的螺距、减速比、电子齿轮比、伺服每转一周控制脉冲数有关~

3:举例说,伺服的极对数不同,“当量”会不同的~

4:按照笨鸟的说法,当量与伺服没有关系的~

5:编码器的脉冲对控制脉冲只是个反馈的关系,与“当量”没有关系~

编码盘的分辨率就是电机转一圈的脉冲数

速度计算:

每圈/min=脉冲频率*60/一圈的脉冲

二、功率计算

P=PI*M*n/30

P:电机功率 PI:3.1415926 M:电机扭矩 n:电机转速

三、伺服超速报警故障解决方法:

? 伺服Run信号一接入就发生;

检查伺服电机动力电缆和编码器电缆的配线是否正确,有无破损。

? 输入脉冲指令后在高速运行时发生:

a(控制器输出的脉冲频率过大,修改程序调整脉冲输出的频率;

b(电子齿轮比设置过大;

c(伺服增益设置太大,尝试重新用手动或自动方式调整伺服增益。

四、伺服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F*R*(减速比)

T=扭矩、 F=带动的物体、R=物体的半径(m)

旋转物体的扭矩计算

T=9550p/n

二、伺服电机移动距离怎样计算?

如果你的传动比是1,也假设你的电子齿轮比是131072/4,此时一个脉冲移动1MM,那么你需要发80个脉冲。

三、伺服电机往复运动距离短了为何?

伺服电机往返运动距离变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控制信号失真:如果控制信号传输时出现干扰或其他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伺服电机受到的指令信号失真,从而导致往返运动距离变短。

2. 电机负载过重:如果伺服电机所承载的负载过重,那么电机的动力输出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往返运动距离变短。

3. 机械零部件损坏:伺服电机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机械零部件存在问题,如导轨、螺杆等出现磨损或损坏,也会导致往返运动距离变短。

4. 控制系统参数调整不当:伺服电机的往返运动距离取决于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如果参数值设置错误或者不合适,就会导致往返运动距离变短。

针对问题原因进行逐一排查,找到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一般可以解决伺服电机往返运动距离变短的问题。

四、伺服电机丝杆距离计算公式?

丝杆的螺距就是相邻两条螺纹的距离。螺距和导程是相关联但是不等同的概念,很多人把螺距和导程相混淆了。导程概念是,丝杆或螺母旋转一周,螺母在丝杆上面移动的距离。  导程=螺距*头数。  伺服电机有大有小,所带负载又不同,所以导程就不同,没有一定之规。

五、伺服电机脉冲和距离计算公式?

脉冲/转-----是伺服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这个值取决于伺服电机后面的编码器。比如说是2500线每转的编码器,就是每转要走2500个脉冲。当然,有些控制器可以对双相编码器的脉冲进行四倍频,即要乘以4 ,如果编码器是2500线的,那就是每转一圈要走10000个脉冲。

六、三菱伺服电机电流计算?

1.额定电流的计算方式为=额定功率/交流工作电压。

2.峰值电流=√2×电流有效值≈1,414×电流有效值。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电机的力矩是通过电机的电流得到的。首先要知道电机的额定电流,然后做矢量变换,得到两个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再通过动态测试,得到真实的额定励磁电流分量,额定的转矩电流分量就确定了。在运行过程中,变频器通过不同转速状态下检测到的电机电流,即可计算出转矩。

七、伺服电机距离设置?

一般3米或5米,最长不超过15米,信号会衰减。

不过普通的伺服到不了这个标准,一方面是因为线的质量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原因。

如果是质量比较OK的电缆,带什么双绞、屏蔽之类的编码器电缆,可以用到50m以上,这个没有问题的,大概是60多米的样子。

八、三菱plc怎么控制伺服电机重复运动?

三菱plc控制伺服电机重复运动的方法: 设定伺服电机参数:通过三菱plc的编程软件,设定伺服电机的相关参数,如额定转速、最大转矩、加速/减速时间等。

创建运动指令:根据需要,在三菱plc的程序中创建运动指令,如正转、反转、停止、定位运动等。

控制伺服电机运动:通过三菱plc的I/O信号,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动、停止、方向、速度等,实现重复运动。

使用特殊功能指令:三菱plc还提供了一些特殊功能指令,如电子齿轮、凸轮等,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重复运动控制。

九、伺服电机功率计算?

输出功率P= 0.1047*N*T 式中N为旋转速度,T为扭矩。旋转速度基本为3000.转。那么T扭矩如何计算?

T扭矩=r*M*9.8 式中r为轴半径,M为物体重量, 由于附件过大,未上传上来。只能用文字说明了。大家讨论一下,如果不正确请指正,还有其他方法的当然更是欢迎了。 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动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损坏.甚至电动机被烧毁。

② 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不高,不但对用户和电网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电能浪费。 要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必须经过以下计算或比较: P=F*V /1000 (P=计算功率 KW, F=所需拉力 N,工作机线速度 M/S) 对于恒定负载连续工作方式,可按下式计算所需电动机的功率: P1(kw):P=P/n1n2 式中 n1为生产机械的效率;n2为电动机的效率,即传动效率。

按上式求出的功率P1,不一定与产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计算所得的功率。

十、伺服电机如何控制距离?

自己匹配下距离,然后通过脉冲转化成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