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伺服电机脉冲控制原理?
原理好 伺服驱动器有方向+、方向-和脉冲+、脉冲-,四个端子连接上位机,说白了,就2路光藕,方向一路,脉冲一路,上位机给定信号,控制驱动器上方向、脉冲这两路光藕的通断,来控制伺服驱动器的正转与反转、运行与停止;
二、三菱PLC控制伺服指令输出脉冲怎么确定啊?
查看plc特殊寄存器D8340、D8350、D8360(32位数据)三轴,这三个寄存器中就分别存储了Y0、Y1、Y2三轴输出伺服脉冲总数。
三、不用脉冲怎么控制伺服电机?
这个做不到。
PLC控制伺服电机的位置由发送给伺服电机的脉冲量确定,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由发送给伺服电机的脉冲速度确定。
PLC使用高速脉冲输出端口,向伺服电机的脉冲输入端口发送运行脉冲信号。伺服电机使能后,PLC向伺服电机发送运行脉冲,伺服电机才能运行。
四、三菱伺服电机,滞留脉冲?
你可能没有理解滞留脉冲的含义,滞留脉冲是指令脉冲数与编码器反馈回来的相关脉冲数量的差值,驱动器根据这个差值驱动电机运动,在定位模式下,有了滞留脉冲伺服才会运动,是伺服运动的源头所在,这个并不是什么误差。
不管inp是什么意义,如果如你所说,滞留脉冲数总是超过100,说明你指令与编码器反馈相应的脉冲数差值总是超过100,有一定滞后效应。当你让电机驱动走100米长度,假如已经发出来了对应5米的脉冲数量1000个,而实际编码器反馈的脉冲数量只有890个,就是还有110个脉冲没有执行,这110个就是滞留脉冲,随着行走的继续,指令脉冲继续发送,滞留脉冲一直存在,行动总是滞后于指令,这很好理解,直到定位结束。建议调一下伺服的刚性。
五、三菱伺服指令脉冲频率低报警?
可能因为指令发的脉冲数很少,频率又比较低,考虑到加减速时间的问题,会出现丢步。
建议增加输出脉冲数(驱动器侧修改电子齿轮比以修正回去),然后增加输出频率试下,具体可参考三菱编程手册关于此命令的解说
六、脉冲是如何控制伺服电机的?
伺服驱动器有方向+、方向-和脉冲+、脉冲-,四个端子连接上位机,说白了,就2路光藕,方向一路,脉冲一路,上位机给定信号,控制驱动器上方向、脉冲这两路光藕的通断,来控制伺服驱动器的正转与反转、运行与停止;
七、三菱PLC控制伺服电机脉冲频率和脉冲数量如何计算?
假如驱动器电子齿轮比是 1:1,再假如编码器是2500X4=10000个脉冲/圈;于是再假如你要马达转一圈,则应该发10000个脉冲;转两圈就发20000个脉冲;还假如你要马达10秒转一圈,则频率应该是1000个脉冲/秒
八、三菱伺服电机脉冲方向参数?
三菱伺服电机位置控制法——参数设置: <1> P00 = 000
<2> P01 = 003 (位置控制)
<3> P02 = 1 (电子齿轮)
<4> P03 = 1 (电子齿轮)
<5> P04 = 5
<6> P05 = 100
<7> P06 = 010
<8> P07 = 001 (001单脉冲、010双脉冲)
<9> P08 = 000
<10> P09 = 50 (力距大小设置)
<11> P10, P11 不用设
<12> P12 = 00d
<13> P13、P14、P15可不设;
<14> P16 = 001
<15> P17、P18是速度控制模式下的速度设置值,在位置控制模式下可不管;
<16> P19是速度控制模式下的加/减速时间设置,在位置控制模式下可不管;
<17> P20、P21是CN1中的输入/输出端选择设置,也可以不管;
<18> P22~P34按说明书上的默认值设就可以了。
按以上操作连线并设置后,给驱动器上电,然后操作控制信号,电机就会动作了。
九、伺服电机总线控制和脉冲控制的差别?
你好!伺服电机总线控制和脉冲控制的差别是性能不同:
总线型伺服驱动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很高性价比,与脉冲型伺服对比的优势如下:
1、节约布线成本,减少布线时间,减小出错机率。控制器的一个总线通讯口可以连接多台伺服,伺服之间用简单的RJ45口插接即可,缩短施工周期。
2、信息量更大:全数字信息交互,可以双向传输很多参数、指令和状态等数据;脉冲方式只能单向传送位置或速度信息,无法获取伺服的更多状态或参数。
3、精度高,数字式通讯方式:无信号漂移问题,指令和反馈数据精度可达32bit。
4、可靠性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不会出现丢脉冲现象。脉冲/方向控制在高速脉冲时,会不可靠。
5、降低系统总成本,当超过两台以上伺服时,不用调整控制器配置,而脉冲型伺服需要增加脉冲或轴控模块,伺服台数较多时甚至需要改用更高等级的控制器硬件才能满足要求。
6、可开发软件功能更强大的设备,而无需额外硬件或接线:控制器能够实时通过总线监视伺服电机出现的故障,并在示教器上显示出来。同时控制器还可以监视伺服电机实际位置、实际速度等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由程序自动调整伺服参数。可实现在示教器中设定伺服参数,而不用到伺服面板修改,简捷直观不易出错。
7、采用标准的运动功能块库,提高编程调试效率:采用总线系解决统方案,避免了传统脉冲方向控制方式的编程量大、调试复杂等问题,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8、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在生产线设备很长,或伺服数量较多时十分方便、安装成本低。
9、可维护性更强,有更多的状态信息和诊断信息。数控和运动控制采用总线控制目前在欧美非常流行。
十、伺服控制器指令脉冲丢失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伺服不会丢脉冲的,先通过监视看是否伺服控制器收到PLC发出的脉冲数,若少于PLC发出的脉冲数,可能就是干扰了。
若伺服控制器收到了相应PLC 发出的脉冲数,这就可能是程序有问题了,是不是用到了计数清零,在伺服马达未走完就计数清零了,所以马达一直走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