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plc控制器 > PC和PLC的区别是什么?

PC和PLC的区别是什么?

一、PC和PLC的区别是什么?

PCC(Programmable Computer Controller,即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是一种融合了传统的PLC和IPC的优点,具有独特理念的模块化控制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工业计算机IPC已先后推出多年,它们在各自不同的应用场合已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多年的应用实践中,PLC运算/处理能力不强、实时性、开放性较差和IPC可靠性及可扩展性相对较差的缺点已逐渐暴露出来,寻求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控制器已成为各类工业用户的迫切需求,1994年由奥地利贝加莱公司推出的PCC融合了传统的PLC和IPC的优点,既具有PLC的高可靠性和易扩展性,又有着IPC的强大运算/处理能力和较高的实时性及开放性。   PCC作为新一代的可编程控制器,比传统的PLC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更高的实时性;软件功能强大,其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又大大优于PC-Based。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应用,PCC已成为当前工业控制器发展的新方向之一,以PCC作为控制系统核心的方案正逐渐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配置的一种新格局。

二、PLC是什么?

PLC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简称。原来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ammadble Controllre)简写为PC,但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写PC相混淆,所以将可编程序控制器称为PLC(Progammadble Logic Comtroller)。可以看出,PLC就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领域的微型计算机。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是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国内外大量应用于钢铁、石化、机械制造、汽车装配、电力系统等各行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

全球PLC制造厂家有上百家,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美国Rockwell自动化公司、法国的施耐德(Schneider)、日本的三菱公司和欧姆龙公司。生产出了大量的各种型号的PLC产品,在我国使用比较多的有日本三菱公司的FX系列、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200 CPU22X系列,还有一些少量施耐德的产品。

PLC的基本组成主要有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部分。

PLC控制系统的等效电路可分为3部分,即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内部控制部分。输入部分就是采集输入信号,输出部分就是系统的执行部分。这两部分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相同,内部控制电路是通过编程方法实现的逻辑控制,用软件编程代替传统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PLC的输入部分由外部输入电路、PLC输入接线端子和输入“继电器”组成。这里所谓的“输入继电器”是在机器里面,外面看得见的只是输入接线端子。也可以这样理解,每个输入端子就相当于一个“继电器”,用符号“I”表示,因为输入端子有很多,要加上数字符号来区别,数字从“0.0”开始计数,比如第一个输入接线端子(也是第一个“输入继电器”)就用“I0.0”来表示。往后以此类推。

这个继电器的线圈由外部输入元件(如控制按钮、行程开关等)所控制,程序里不可以控制输入继电器的线圈。由这个线圈再去控制其触点的动作,这些触点都应用在程序里面,根据程序要求实现状态的改变去控制输出。输入继电器的触点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开触点,另一种就是常闭触点,数量有很多,教材上说编程时随便使用。

输出部分是由在PLC内部且与内部控制电路隔离的“输出继电器”和输出端子、外部负载电路组成。和输入一样,每个输出端子也相当于是一个“输出继电器”,其符号用“Q”来表示,数字符号也是从“0.0”开始计数,第一个“输出继电器”用“Q0.0”来表示。

与输入不同的是内部程序来控制这个“输出继电器”的线圈,其触点再去控制外部的负载电路。同理,这个“输出继电器”也有两种触点即常开和常闭触点,数量也是很多,程序中随便使用。

中间内部控制电路是由用户程序形成的、用所谓“软继电器”来代替实际继电器的控制逻辑。它的作用是按照用户程序规定的逻辑关系,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进行检测、判断、运算和处理,然后得出相应的输出,达到用户所需的控制目标。

三、plc介绍?

PLC 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和工业过程控制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它由程序员编写程序,通过输入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过程的监测和控制。PLC 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机械制造、过程控制、物流和仓储等。通过编程,PLC 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如顺序执行、条件判断、异常处理和通信等。PLC 是一种可靠、高效和安全的控制解决方案,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为错误。

四、机器人与plc的区别?

机器人编程和PLC编程都是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编程方式,但它们有以下几个区别:

1. 对象不同:机器人编程是针对机器人的编程,而PLC编程则是针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编程。

2. 编程语言不同:机器人编程主要使用机器人专用语言(如Karel、RoboLisp、RAPID等),而PLC编程主要使用PLC开发软件(如Ladder、Function Block Diagram、Structured Text等)。

3. 应用场景不同:机器人编程主要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线、仓库等高度自动化的场景,而PLC编程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交通运输等场景。

4. 编程方式不同:机器人编程通常是离线编程,即先通过软件模拟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和动作,再将程序下载到实际机器人上运行;而PLC编程则是在线编程,即直接在PLC上进行编程和修改。

5. 编程难度不同:相对而言,机器人编程的难度较高,需要程序员具备较高的数学、物理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而PLC编程的难度较低,一般要求程序员具备一定的电气和控制基础知识即可。

五、plc是主控制器吗?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主控制器。它具有高度可编程性和灵活性,能够接收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机械设备、生产线或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PLC通常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等领域。作为主控制器,PLC能够监测和控制多个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什么是PLC?

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缩写,是一种数字化的电气控制器。PLC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机械、电子、液压、气动等各种工业设备的运行,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流程控制。

PLC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存储器、通信模块、编程器等组成。其中,输入模块用来接收外部信号,如开关、传感器等;输出模块用来控制外部设备的运行,如电机、阀门、灯等;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程序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通信模块用来实现PLC之间或PLC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PLC具有可编程性、可靠性、适应性强、实时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建筑智能化、环保等领域。

七、plc是什么意思?

你好,PLC意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采用专用集成电路组成,通过可编程化的方式实现对生产流程或机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普遍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电力、化工、交通等领域,可有效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PLC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进行灵活的编程和重新编程,非常适合需要不断更改或者更新的工业控制系统。